数学与统计学院开展2025级研究生新生教育系列活动

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扎实推进高校新生教育引导工作,帮助2025级研究生新生快速适应校园生活、明确学术方向与成长目标,数学统计学院于2025年9月12日至10月11日组织开展2025级研究生新生教育系列活动。

政策解读明方向,规划指导助成长。9月12日中午,数学统计学院于SX505开展2025级研究生新生教育大会。学院党委副书记、副院长刘玉婷,研究生辅导员陈斯阳,研究生教学秘书屈晓琳以及2025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出席会议。

微信图片_20251012161019_35_389

会议伊始,刘玉婷老师围绕新生学生手册与培养方案展开详细解读,她结合硕博培养体系,从课程设置、选课指导、学校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,不仅帮助新生厘清课程结构、掌握学习节奏,更引导新生全面理解学校规章制度与学术培养要求,为后续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。针对新生普遍关注的选课问题,刘老师特别强调“兴趣与规划结合”的原则,分享实用选课策略,鼓励新生结合个人学术兴趣、专业特长及职业发展方向,制定个性化选课方案,助力实现差异化成长。

微信图片_20251012161049_36_389

随后,陈斯阳老师对学生手册关键内容进行补充说明,并聚焦新生成长需求,详细介绍学校“三助一辅”政策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等支持措施,让新生充分感受到学校与学院的关怀。同时,陈老师结合学院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资源,分析当前就业市场趋势,引导新生提前树立职业规划意识,主动提升专业竞争力与综合素养。此外,她还对学院综合素养实践模块方案、奖学金评定办法进行解读,鼓励新生积极参与院校学术活动、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,在丰富体验中充实自我,以饱满热情投入研究生生活。

红色研学忆初心,精神传承强使命。9月26日下午,数学与统计学院组织2025级研究生新生党员前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《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—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》主题展览。

参观过程中,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,认真观摩珍贵的历史照片与实物展品,沉浸于一段段峥嵘岁月之中。从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困苦环境下的顽强坚守,到平型关大捷带给全国人民的信心与鼓舞;从海外侨胞倾力筹措的援国物资,到国际战场上反法西斯力量的同仇敌忾——每一件静默的文物、每一段被讲述的记忆,都引发师生们驻足凝思。大家深切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与沉甸甸的价值,也更加理解了铭记抗战历史、传承民族记忆的深刻意义。

5

此次参观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回响与深刻思考,大家满怀着对英雄的敬意、对先烈的缅怀、对历史的铭记,一致认为要深刻领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、历史地位和重大贡献,从伟大抗战精神以及红色基因的传承中汲取前行的力量,满怀信心开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。

骨干培训提能力,凝心聚力促发展。10月11日中午,数学统计学院于SX712开展2025级研究生新生骨干培训,本次培训由研究生辅导员陈斯阳主持召开,2025级新生班班长、团支书、新生党员代表及全体研会成员参与培训。

微信图片_20251012161241_38_389

培训伊始,陈斯阳老师首先围绕新生班级建设与班长、团支书深入交流工作推进情况,她清晰阐释了班级骨干的核心职责与工作重点,并对近期班级工作的具体部署进行了梳理;同时,针对班委会组织架构的完善优化,以及班级集体凝聚力、良好氛围的营造,提出了明确要求与殷切期望,为新生班级有序开展工作指明方向。在培训后半程,陈斯阳老师面向研究生会理事,系统介绍了研会的组织职能、近期工作计划及长远发展目标。她特别强调,希望新加入的骨干成员能深刻理解自身工作的价值与意义,在未来工作中同心协力、积极作为,既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,在实践中实现个人能力的卓越成长,更要主动担当、积极奉献,为学院的建设发展注入青春力量。

学术规范筑根基,政策解读明路径。10月16日中午,数学统计学院召开线上博士研究生工作会,学院党委副书记、副院长刘玉婷,研究生辅导员陈斯阳,研究生教学秘书屈晓琳及全体博士研究生参会。

会上,刘玉婷聚焦博士毕业核心要求,详细解读申请博士学位需达成的创新成果标准,明确创新成果的署名规则,并逐条款解释相关文件细则,确保每位博士生清晰掌握毕业流程与学术要求。屈晓琳针对博士出国(境)事务,全面介绍公派出国、短期访学的申请流程与材料要求,并特别提醒相关时间节点及材料要求,确保同学们规范办理出国手续。陈斯阳重点聚焦实验室与研究生工作室安全管理,从安全准则及工位管理两方面展开讲解,要求所有博士生落实“三懂三会”安全准则,同时明确工位的使用管理条例,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红线意识。

此次2025级研究生新生教育系列活动,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,也是引导新生适应研究生生活的重要环节。通过系列活动,新生不仅明晰了学术方向与成长路径,更增强了对学校与学院的归属感、认同感。未来,数学与统计学院将持续关注研究生成长需求,不断创新教育形式、丰富培养内容,为研究生全面发展与学术成才保驾护航。